查看原文
其他

采编公开课:“没有采访的佳作”怎么写?

苏碧滢 庖丁解news 2023-03-14



有时和记者交流发现,有海量素材不知道用什么是一种难,采访不到关键信息、不知道写什么更难。


或是集体采访中其他媒体人多势众把关键人物“拽走了”,或是被访者对重要的“点睛”信息讳莫如深,或是现场杂乱、时间紧迫。采访不到,就写不了稿吗?


另辟蹊径之一:“沉默是金”


中新社曾诞生一篇“没有采访的佳作”,写于汶川的《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


整个行文几乎都是记者参与救援的过程,插入即时的现场描写;所有直接引语并不是采访而来,而是当地百姓求助记者、甚至记者催促司机快点开车的表述。


记者站在百姓中间,悲喜与共。


中新社福建分社记者林春茵与笔者交谈时提到,“共情”是记者面对采访对象需要具备的素质。出于采访伦理,有些伤疤不要碰,有些问题不需“硬问”,有时只需要安静陪伴。


采访台湾复兴空难时,林春茵见到遇难家属那一刻,只是上前握住对方的手。


记者适当沉默,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回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小牛的相关前序推文《假如只能采访十分钟,记者该怎么办?》


另辟蹊径之二:“灵活化用”


除了在现场放弃采访,一些题材约不到采访也可成为“点睛之笔”。


1986年6月4日,中新社记者陶光雄(现任中新社副总编辑)在《厦门律师“供不应求”》消息中写此导语:“实在是太忙了!”厦门对外经济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斌生在电话中取消了记者采访的预约。 


仅此一句,当地律师行业的“忙碌”跃然纸上。


记者接下来用几段文字解释了律师们过于辛苦的原因,比如社会经济发展使经济案件和纠纷增多,人们逐渐认识到律师的作用等。


全篇唯一一句律师现身说法的表述就在开头,但却依然让这篇几乎都是背景信息的消息丰满亮眼。


在《(中国这十年·斯人)“敦煌的女儿”樊锦诗:用一生守护“少年时代的一个梦”》中,中新社甘肃分社记者冯志军写道:除了受邀讲述“敦煌故事”的个别讲座外,樊锦诗已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更鲜见接受媒体采访。


近年来,中新社记者通过多种途径联系,试图对她进行一次专访,但均被婉拒。 


直到临近退休,樊锦诗才对记者说,自己已由“敦煌的女儿”变为“敦煌老太太”了。她工作时潜心治学、低调做人的形象,被“拒绝采访”的描写塑造出来了。


另辟蹊径之三:切换视角


要是缺了某段采访就是写不下去呢?比如想采访扶贫企业主,对方官话套话太多用不了,或是直接“回怼”:看资料不就行了。


这时候,记者如果在现场,可以观察企业主身边的秘书、接待人员,甚至驻扎酒店的前台。他们何以进入这个企业?经历了企业怎样的发展?感受到当地怎样的变化?


有时抱着强烈目的的采访反倒不如插空闲唠,平实、生动的视角更容易吸引受众。


记者如果不在现场,不如把视角放大。我们的目标企业在当地是什么定位?可不可以查找过往的相关报道、报告数据?可不可以请求当地宣传部门提供相关的政策成果?


纵向联想,这样的企业何以发展至今?横向联想,此类项目在该省该市有什么创新性?实在不行,问问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对该企业发展前景的看法。


当然,如循“中新风格”,可以不必每篇报道都塞好几个采访对象。横向纵向专家一应俱全,不仅字数会超,还可能写散了。尤其是消息,主要新闻点真实、新近,背景信息适度即可。


若是记者有幸曾与采写对象交流过,那“不用白不用”。


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冀望记者都能有接近现场、自如采访的机会,但实在不成也可另辟蹊径。


也欢迎各位同仁交流“没有采访的佳作”。




作者:苏碧滢

编辑:刘琳 阚玉婷

责编:魏园



推荐阅读

小牛@你,这儿有“一字之差”避雷指南

“互联网文学”又上新,“耳背文学”为何如此上头?

“互联网文学”又上新,“耳背文学”为何如此上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